搜索

无悔的选择,美丽的坚守-青岛市三医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郭勇

2019-08-16 14:18:48
责任编辑:云彩

郭勇,男,1977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曾参加抗击非典,奔赴福州、成都、西宁等地筛查隔离发热病人。工作多年来,从未休过职业假,只要病人需要,他就随时来到病人身边,真正做到了把病患当做自己的亲人。2016年获得医院“最美医生”称号。

面对困难与风险,

他选择了责任与坚持

2008年,他来到三医,首先面临的是科室的选择。说老实话,急诊科是一个工作辛苦风险又高的科室,许多人都不愿去。尤其是在这些年来急诊科的医务人员大多都想调离这一科室。但郭勇却毅然选择了这一岗位,急诊同时兼任120急救出诊工作,一干就是五年。他与在另一家医院做护士的爱人有一对双胞胎,老人身体不好,也不能帮忙照看,繁忙的工作让他们经常不能照料孩子,有时只好委托给邻居照看,等回到家里,孩子已经在邻居家睡着了。五年来,他没有休过一天班,更没有休过职业假,只要病人需要,他就随时来到病人身边。他这样做,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因为他深深的热爱自己的职业。用他自己的话说:“看着一个个危重病人在你的治疗下渐渐脱离危险,油然而生的成就感会擦干劳累的汗水和病人家属误解时的泪水。”他作风严谨,认真负责,五年来不仅杜绝了事故差错,还出色参与完成了多次重大抢救工作。他对病人一片仁心,遇到“三无”病人,他总是自己掏钱为病人买饮食,带头组织大家为病人捐钱捐衣物,遇到大便困难的老人,他就为病人抠大便,病人进食困难,他就为病人胃管喂食,五年的急诊和120出诊工作,使他开阔了视野,见识了形形色色的急症患者,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疾病和突发事件,积累了丰富的应急知识,大大提高了应变能力,为日后进入重症医学科打下了基础。

面对创业与创新,

他选择了挑战与承诺

2012年,医院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进行改扩建,新设重症医学科。性格中不甘平庸的他,也又一次迎来了自己的发展机遇。他深知未来充满挑战,医院急需提高软实力,新的学科领域急需新的人材,医院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需要。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新科室,也重新选择了自己,得到了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培训的机会。出发前面对医务科主任“将来重症医学科体现的是整个三医危重症救治能力,学成回来如果不能提高三医的救治水平,那就是在给三医抹黑”的话,让郭勇心中充满使命感和压力。此时,他已暗暗下定了决心。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初次接触到重症医学科的他,立刻发现重症的思维模式与救治理念和普通科室完全不同。人家说的理论自己一点都不熟悉,以往自己积累的知识在重症领域没有施展之地,忽然间一种彷徨袭上心头。想想自己背负的任务,真是压力山大。不久,焦虑、失眠、脱发、胃溃疡、消瘦一起向他发起进攻。但他没有被这些困难压倒,咬牙熬过了最困难的前三个月,从点滴开始学习重症相关知识。从危重病评分到血流动力学评估与监测技术,再到呼吸机应用技能、营养支持技术,血液净化技术、抗生素使用策略、水电解质平衡理念等等。经过六个月的辛勤努力,基本能和重症领域的前辈们探讨交流了。为了加强动手操作能力,让自己尽可能熟练掌握各种急救及监护措施,他又主动为自己加压,申请到手术室继续学习两个月。一年匆匆过去了,技术水平也随之上了一个档次。就在他即将踏上归途之际,带教老师对他说:上海医护人员紧缺,工作比较好找,收入也比青岛高,你如果想留在上海,我可以帮忙与医院协商。但被他坚辞谢绝了。他说:“我是青岛三医培养的,背负责任来学习,我一定要回到三医去”。2013年底他回到医院后,协助科主任创建起自己医院的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刚一成立,面临着人员少、结构年轻,相关知识缺乏等重重困难,他又投入了带教培训工作,手把手教授年轻医生操作,想方设法外借、改造完善设备,先后在医院开展了十余项诊疗新项目。创建科室一年多来,他坚持手机24小时开机,相关科室请求会诊随叫随到,坚持举办科室业务讲座,自己却没有休过一个休息日,每天披星戴月难得与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科里同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但他始终不改初衷,坚守着自己的那份承诺。大家都清楚地记得建科后收治的第一例病人。那是一位七十岁男性,患者大面积脑梗死合并脑干出血。多家医院已经预测该患者只能维持72小时生命。前往会诊的郭医生面对近乎哀求的患者家属,医生的责任感使他不顾抢救风险和可能带来的医患纠纷,将病人收入了ICU病房,全身心投入抢救工作。他组织科室讨论制定最佳救治方案,并把手机号交给患者家属随时保持沟通,赢得了患者家属的信任,使患者最终生命体征恢复平稳,生命延续了六个月。患者去世后,深受感动的患者老伴把郭医生当做了亲人,就像电视剧《心术》中的十三姨,至今仍然不时带着自己亲手做的饭菜到科里来“犒劳”郭医生。被“十三姨”感动的郭医生也把这份情谊作为鼓励自己前进的动力,在重症医学科继续着自己的探索与追求。

面对误解与辱骂,

他选择了沉默与坚守

在急诊科工作期间,一次120出诊,由于家属提供的地址不够准确,到达急救现场略有延迟。急躁的患者家属见到我们就骂,还有酒醉的家属举起了拳头。此时的时间一分一秒都显得格外珍贵。郭医生没有半句解释,迅速观察病情,只见病人面色紫绀,满嘴食物,呼吸困难,已呈现呼吸“三凹征”,原来是被食物呛入气道导致窒息。顾不得戴手套的郭医生迅速用手指清理呼吸道。由于患者肥胖,立位“海姆里克”法无法实施,只能平卧位骑跨患者腹前,冲击上腹部。一次、两次、三次,只听呼的一声,一大块鸡腿肉混着食物残渣和强烈的酒精气味直喷到郭医生脸上。患者呼吸顺畅了,神智也恢复了,失去理智的患者家属却仍在辱骂不止,但郭医生却被呛得呕吐起来。患者被顺利送达医院成功救治。之前郭医生也曾想和患者家属理论一番,但此时的成就感早已代替了委屈和不快,他完成交接后悄悄离开了病房。郭医生心里清楚,作为医务工作者,最需要的不是赞美,而是理解。

面对昔日“医闹”,

他选择了“以德报怨”

一次,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名出了名的“医闹”患者。患者入院时已经病重,呈现昏迷状。更为碰巧的是,这名患者多年以前就曾“闹”过郭医生,还一度对郭医生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有人就说这真是因果报应,劝郭医生别接手救治了。是放弃还是接手?面对昏迷不醒的病人,往日的“宿怨”并没有让他失去理性和良知,郭医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全身心投入抢救。由于患者无人陪护照料和缴费,郭医生就买来鸡蛋、米粉、芝麻糊等,做成营养餐喂养病人,每天亲自管理患者呼吸道。面对郭医生的所作所为,就连以前和患者一起“医闹”的几个朋友都敬佩的说:“郭医生我们算服了,人家真是以德报怨啊”。

面对患者生死,

他选择了勇气与担当

重症医学科刚建立开业不久,急诊来了一位坠楼儿童。患者年仅四岁,从六楼坠下,呈多发伤,生命垂危。由于我院尚无小儿外科,当时外科、儿科医生都建议转院治疗。郭医生对孩子进行全面评估后认为,转院途中风险可能更大。已为人父母的郭医生出于挽救孩子的强烈愿望,顶着压力向患者家属说明转院风险,如果一定要转院,也要等病情稳定以后再考虑。经与家属充分沟通认可,患者收入了重症医学科。随后连续十几天,每天详细的评估各项生理指标,与家属沟通病情变化与治疗情况,耐心与理解终于换来了患者家属的信任,以致后来病情好转允许转院时,家属也坚持在我院治疗。但是,孩子复杂多变的病情,对医务人员是一种巨大的考验和煎熬。生命体征刚刚稳定,肺部感染又来了;感染还没控制住,营养又出问题了;营养刚好转又出现致病菌多重耐药了;然后又是脱机困难......。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出现,郭医生和同事们就一个难关一个难关的闯。小患者肺挫裂伤,肺内大量血液阻塞呼吸道,普通吸引可能损伤气道,为掌握吸引力度,郭医生就改为人工吸引;儿童机械通气参数调整及舒适度经验不多,他就亲自试戴;患者家里经济条件差无力购买营养液,他就为孩子买来奶粉,溶解后胃管内滴入;孩子哭闹就为她买来玩具、音乐播放器安抚......。崇高源于微小,收获来自付出。经过种种艰辛与纠结,孩子不仅活了下来,而且顺利出院。一个月以后,当孩子父母带着孩子和锦旗来到科室时,看着健康活泼的孩子,在场的每个人都发出了由衷的惊喜和赞叹。后来,省、市多家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是啊,对于一个医生来说,有什么比经过艰苦努力看到患者康复更有成就感呢?

选择了从医之路的郭勇,一路走来,有过彷徨却没有回头,洒下一路汗水和泪水,却收获了更多喜悦与成功。负重的临床工作日复一日的书写着一个人民医生无悔的选择,口罩的后面从容绽放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美丽的坚守。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