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3岁患者获新“声” 再续“助听情”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汇爱助听”救助患者迎来新希望

2022-01-11 16:24:36
责任编辑:云彩

“感谢你们!这是给了我生活下去的希望!”葛女士(化名)感激之情迟迟难以平复,回想起自己向命运低头浑浑噩噩的生活,葛女士不禁抓住医生的手表示感谢。近日,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在成功救助西藏听损儿童后,再次启动“汇爱助听”人工耳蜗康复救助的公益项目,致力于救助山东省内听力残疾人士。对经评估符合条件的听力残疾人提供人工耳蜗的费用救助,给了很多听障人士新希望。1月7日,53岁的葛女士进行了人工耳蜗手术,目前恢复良好。

 (来源: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十多年前突发耳聋

家住青岛的葛女士,从十多年前突然发现自己双耳都有不同程度的耳聋现象。“当时就觉得天塌了,之前不理解电视上表演的因为突发失明、耳聋想要轻生的故事,自从自己耳聋,这才能感同身受。”葛女士回忆起刚刚发现自己耳聋时的感受仍旧痛不欲生。从那以后,她就陷于无声世界,为此葛女士十分的苦恼,也从没想过植入人工耳蜗。逐渐地,她开始慢慢学会适应没有声音的世界,她听不到女儿呼唤“妈妈”的声音,感受不到新年鞭炮那种“热烈”。

近几年,葛女士发现自己耳聋的症状越来越严重。葛女士的女儿开了面包店,本想帮忙的葛女士却因为“声音”犯了愁,本以为适应了“无声世界”,但这一次又让她陷入了无尽的悲伤。

在机缘巧合下,她看到了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救助项目,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找到开启“有声世界”的大门。

 (来源: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一个半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葛女士看到我们医院的救助项目,立马过来询问可不可以安装人工耳蜗,圆了她想要听见声音的梦想”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杨嵘告诉记者。经过一系列检查,葛女士被诊断为双耳神经性重度耳聋。“她仅仅能听到分贝大的声音,但声音的内容她完全听不清楚。”杨嵘介绍道:“我们经过前期的一些筛查,发现葛女士各种条件都很适合这个手术,在今天帮她圆了这个梦想。”

耳聋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耳鼻喉科疾病之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重度耳聋患者高达300余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对于重度听力障碍的患者,想要回到有声世界,植入人工耳蜗则是最有效的手段。但人工耳蜗本身造价比较昂贵,加上手术费用以及术后康复,许多贫困家庭因无力承担而不得不放弃治疗。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手术,葛女士顺利完成手术“出来了!出来了!”伴随着家属的呼叫声,葛女士被推出手术室。三周后,葛女士将迎来自己的开机仪式。“赶在农历新年前,我的世界回到了有颜色有声音的完美世界。”葛女士激动地说。

“过了十几年的无声世界,太感谢你们了,让我可以听到这个世界美妙的声音”,话音未落,葛女士喜极而泣,对三周后的开机充满着期待,家人们也激动的说不出话。“我真没想到,妈妈有一天能够重新听到声音,感谢医院,没有你们的帮助,或许她这一辈子什么都听不见了!”

“术后要加压包扎,避免形成血肿,脓肿和感染,这是需要注意的。杨嵘告诉记者:“除了‘感染关’一定要过,另外一个‘排异关’,避免因为受到外力形成血肿脓肿。”

 (来源: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救助之路不停止

“人工耳蜗技术是目前临床医学上运用最成功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 可以帮助绝大多数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恢复听力,重新获得接近正常人的言语和理解能力,融入主流社会。目前全球已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超过70万例,其中我国开展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超7万例,而每年新增符合人工耳蜗手术适应症的聋儿超过1万人。”杨嵘介绍说,“我们希望通过本次‘汇爱助听’人工耳蜗康复救助的项目实施,建设以人为本的听力保健目标,以实际行动来促进听力保健知识的传播。”

据悉,此次救助项目申请只要满足具有山东省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年龄 65周岁以下(含65周岁);经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筛查,听力损失为重度聋以上,配戴助听器效果不佳,符合人工耳蜗手术适应症,无手术禁忌症;有手术意愿,对人工耳蜗有正确认识和适当期望值,有能力承担术前评估、检查、住院和人工耳蜗设备及其长期维护等费用这三个条件,救助内容为:救助人工耳蜗设备费用3万元,另外,来自贫困家庭(需户籍所在地出具低收入证明)的申请人,医院对其基本医保结算后的剩余住院费用也给予救助,救助费用限额0.2万元。

通讯员:崔晓青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