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提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9月5日,青岛联通台东营业厅温情启幕了一场专为老年人打造的“银龄守护盾”数字安全科普讲堂。享年轻老年大学学员及周边社区众多银龄群体齐聚一堂,在系统化、场景化的教学中,既摸清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套路”,又学会了智能手机的实用操作,切实跨越“数字鸿沟”。
通俗易懂的课堂 让防骗知识“入脑入心”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结合真实诈骗案例,深入解析“虚假保健品推销”“冒充客服退费”等常见骗局的话术特征与心理机制,帮助老人理解诈骗背后的“伪科学”套路,掌握个人信息保护与财产防护的基本方法。
在智能手机应用辅导环节,讲师以“一步一图”的科普教学方式,现场演示如何快速出示健康码、使用扫码支付、进行视频通话、线上医院挂号及清理手机内存等高频实用功能。每个教学环节均配有志愿者提供一对一实操指导,确保老年学员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相关技能,实现“知识入心、操作上手”。
“这样的科普课堂特别实用!以前孩子讲防诈骗总觉得抽象,今天终于搞明白了骗子的套路,还学会了操作手机,心里踏实多了。”来自享年轻老年大学的李阿姨在课后分享中这样说道。
“三位一体”反诈模式 守护银龄群体安全
据了解,这场讲堂是青岛联通台东营业厅推动“心防+技防+共防”三位一体反诈模式的重要实践。自2025年以来,营业厅针对老年人防范电信诈骗的实际需求,系统开展科学反诈普及工作,助力银龄群体实现从“被动提醒”到“主动防护”的转变。
在心防方面,营业厅创新推出"情景剧+科普教学"模式,将高发诈骗案例改编成通俗易懂的方言小品,开展社区巡演。同时推广“智能拦截安心包”,协助子女远程为老人设置防护功能,实现诈骗来电实时识别与阻断。
在技防方面,厅内专设“银龄科普课堂”,依托短视频、反诈顺口溜等多种形式,传授智能手机安全操作与风险识别知识。还创新实施“家庭安全积分”机制,激励以家庭为单位参与反诈学习。
在共防方面,联合街道、老年大学等单位成立“银龄守护联盟”,设立反诈科普信息哨点。营业厅内常态化设置"反诈科普便民点",将便民服务与反诈宣传有机结合。
成效显著 诈骗识别率大幅提升
通过这些贴近生活、注重实效的科普反诈举措,青岛联通台东营业厅在帮助老年人识骗防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已累计覆盖老年群体超3000人次,开展社区科普服务20场,相关新闻阅读量达2万次,科普视频播放量超1万次,直播观看500余次。
值得关注的是,老年群体对常见诈骗手段的科学辨识能力明显增强,诈骗识别率从2024年6月的40%大幅提升至2025年6月的90%,初步实现了从"被动提醒"到"主动拦截"的转变,切实增强了银龄群体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多方协作 打造社区科普品牌
这场反诈科普工作的顺利推进,得益于多个团队的专业协作与持续投入。主要参与团队包括:青岛联通台东营业厅科技服务志愿队、青岛联通市北区第二分公司、青岛联通市场部、青岛联通公众客户销售中心。
各团队充分发挥在通信科技、科普宣传、公众教育等领域的专业优势,协同开展反诈知识普及、技术防护推广与社区科普活动,为构建银龄群体科学反诈防线提供了坚实支撑。
持续发力 建设全龄友好型智慧社会
青岛联通台东营业厅负责人表示:“以科技传播助力民生服务、回馈社会,是我们始终坚持的企业责任。台东营业厅作为社区科普宣传的前沿阵地,今后将持续优化'银龄专属服务区'功能,将'银龄守护盾'公益讲堂打造成定期开展的系列科普项目。”
未来,青岛联通台东营业厅将不断总结科普反诈经验,创新科学传播方式,持续强化"心防、技防、共防"三位一体建设,推动反诈科普工作系统化、常态化发展,为守护老年人安享智慧晚年持续注入"联通力量"。
这场“银龄守护盾”科普讲堂的成功举办,不仅有效提升了老年群体应对数字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也营造了社区尊老助老、共建共享的科学氛围,为推动全龄友好型智慧社会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