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这堂“行走的思政课” 有深度更有温度

2025/09/24 09:50
责任编辑:刘雯
阅读:

2025年这个夏天,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红帆领航实践团的成员们带着 “如何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光彩”的追问走出校园。从走进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追溯红色记忆,到走进工厂博物馆、科研中心和历史遗迹,感受工业发展、科技兴农与文化交融…… 这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行走的思政课”给出了答案。

红色基因传承:让“革命精神”照亮“青春之路”

红色记忆是最生动的教材,实践团走进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这片曾是冀鲁边区核心区域的土地,浸染着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展馆内,以历史脉络为轴,生动再现了边区军民从早期革命火种的孕育,到抗战时期艰苦卓绝的抗争,再到最终迎来抗战胜利曙光的全过程。讲解员动情的讲述,让“爱国、团结、奋斗、奉献”的边区精神变得可触可感。成员们一边认真记录,一边低声交流感悟,仿佛完成了一次与革命先辈的跨时空对话。

8月2日,实践团踏上红色研学征程,前往萧华将军革命文物陈列馆。馆内珍藏的16000余件革命文物,从将军遗物、手稿到照片,全方位展现了萧华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以及他坚定的信念与高尚的品格。成员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奋勇前行的精神,正是新时代青年所需要的强大精神动力。

工业科技探寻:让“实干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团走进德州普利森机床厂博物馆,感受工业发展的脉搏。这座依托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普利森机床厂而建的博物馆,系统梳理了德州乃至山东机床工业从手工锻造到智能制造的演进轨迹。从建国初期的艰苦创业,到改革开放后的技术革新,再到新时代的转型升级,每一台机床、每一份档案都记录着产业工人的奋斗故事。成员们在参观中深刻体会到,国家的发展既需要革命先辈的热血牺牲,也离不开产业工人的默默坚守。

实践团来到德州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体悟“科技兴农” 战略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动实践。在种薯繁育实验室,成员们直观感受到科技对农产品品质的改变,在成果转化展示区,看到了马铃薯淀粉、薯片等深加工产品展现出的“一颗土豆”的多元价值。通过与科研人员的交流,成员们了解到中心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带动周边村庄发展马铃薯种植产业,形成了“科研 + 基地 + 农户”的产业链模式,让科技红利真正惠及农民。

文化交融体验:让“包容理念”滋养“青春心灵”

实践团走进德州苏禄王墓,探寻古代中菲文化交流的脉络。这座明永乐年间来华访问的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答剌的陵寝,是中菲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文明与东南亚文化交融互鉴的生动载体。成员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苏禄王墓主体建筑和附属陈列馆,通过 “御制苏禄国东王碑”、苏禄国服饰、器物复制品等,系统了解了中菲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以及背后延续数百年的友好交往史。苏禄王墓之行,让成员们深刻感悟到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包容胸怀,也让他们认识到,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明只有相互尊重、平等交流,才能共同发展。

当红色精神跨越时空,当英雄故事触动心灵,当工业科技助力乡村,当文化交融滋养心灵,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红帆领航实践团的成员们终于明白:破解实践难题的关键,在于能否用心去感受、去体验、去传承,让每一次实践都成为照亮青春之路的灯塔,交出一份份充满温度、写满担当的青春答卷。(吴瑞红)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9/24 09:50
· 来源 ·
信网-综合服务
· 责编 ·
刘雯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