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警惕“AI换脸术” 远离“亲情类”诈骗——泰康人寿青岛分公司3.15系列以案说险

2025/03/10 10:07
责任编辑:刘雯
阅读:

案例介绍

73岁的赵女士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其“孙子”,称因在大学与别人打架被拘留需支付3万元“赔偿金”,并强调“不要告诉父母”。诈骗分子模仿赵女士孙子的声音,且背景音嘈杂,营造紧急氛围。赵女士匆忙转账后联系家人,方知受骗。

案例分析

“亲情类”诈骗往往利用老年人对亲情的重视和心理弱点,通过伪造紧急事件(如车祸、突发急病、法律纠纷等),诱导老年人独自转账。

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成熟,诈骗分子利用AI变声技术模仿亲人声音,甚至使用AI换脸技术伪装成受害者亲人,因技术逼真,受害者极易放松警惕,最终导致上当受骗。

风险提示

接到“亲人求救”电话时,务必通过其他渠道(如视频通话确认、共同联系人询问等)核实身份。

涉及资金往来的,最好通过银行转账到亲人/朋友本人已银行账号,切勿相信“转到朋友账户”“朋友转交现金”等说辞。

老年人遇到大额资金需求,应先与子女、亲友商议,切勿独自操作。

主动学习常见防诈知识,尤其是新型诈骗,树立起风险防范意识,提升自身风险防范能力。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3/10 10:07
· 来源 ·
信网-综合服务
· 责编 ·
刘雯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信网应用